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张剑教授:芦康沙妥珠单抗喜获《CSCO BC指南》权威推荐,全面布局,势不可挡,擘画乳腺癌治疗新格局!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30 17:06:39  浏览量:43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TROP2是乳腺癌领域开发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重要靶点。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sac-TMT)已成功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HR+/HER2阴性乳腺癌领域取得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星火燎原之势代表国产TROP2 ADC强势崛起,并走向世界前沿,登顶《Nature Medicine》(IF:58.7),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在新近更新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披露及可及性的提升,芦康沙妥珠单抗首次纳入指南,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紫杉类治疗失败后的解救治疗(Ⅱ级推荐,2A);以及用于CDK4/6i经治的HR+/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Ⅱ级推荐,2A)。自此开启了中国创新TROP2 ADC时代,一系列更前线、更多组合的临床探索纷至沓来,为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擘画全新布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从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结构及机制出发,回顾关键循证医学证据进展,解析指南推荐,展望其未来在乳腺癌发展的全面布局。

编者按:TROP2是乳腺癌领域开发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重要靶点。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sac-TMT)已成功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HR+/HER2阴性乳腺癌领域取得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星火燎原之势代表国产TROP2 ADC强势崛起,并走向世界前沿,登顶《Nature Medicine》(IF:58.7),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在新近更新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中,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披露及可及性的提升,芦康沙妥珠单抗首次纳入指南,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紫杉类治疗失败后的解救治疗(Ⅱ级推荐,2A);以及用于CDK4/6i经治的HR+/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Ⅱ级推荐,2A)。自此开启了中国创新TROP2 ADC时代,一系列更前线、更多组合的临床探索纷至沓来,为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擘画全新布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从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结构及机制出发,回顾关键循证医学证据进展,解析指南推荐,展望其未来在乳腺癌发展的全面布局。
 
星火燎原,国产TROP2 ADC崛起
 
TROP2是一种跨膜蛋白,广泛存在于肿瘤上皮细胞中,可以参与调节细胞周期,与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TROP2在乳腺癌、肺癌、尿路上皮癌等多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均存在过度表达,可参与到肿瘤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的信号通路中,与肿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1]。乳腺癌中TROP2表达率可达78%,尤以HR+/HER2-乳腺癌、TNBC亚型为甚,HR+/HER2-乳腺癌中高达78.5%,TNBC甚至可高达95%[2,3,4]。因此,TROP2成为了乳腺癌新型ADC研发中极具潜力的靶点。
 
自从2021年TROP2 ADC问世以来,便展现了超过传统化疗的强势获益,为乳腺癌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2024年11月,我国首个自主研发上市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单药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随后,芦康沙妥珠单抗逐步拓展更多领域,以星火燎原之势布局HER2阴性乳腺癌全领域,引领我国乳腺癌TROP2 ADC治疗发展。
 
芦康沙妥珠单抗具有创新的药物结构分子设计,由靶向TROP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RS7通过优化的可裂解的CL2A连接子与我国自研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030连接组成,药物抗体比(DAR)为7.4,几乎实现满载。在技术层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的连接头是甲磺酰基嘧啶,采用当前唯一的抗体端不可逆偶联技术,使抗体与连接子不会发生解耦分离;细胞毒载荷T030含甲基砜,与连接子结合的稳定性更高。因此,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并能更多地聚集在肿瘤局部组织,再通过胞外pH敏感裂解及胞内酶释放细胞毒载荷T030,发挥抗肿瘤作用,实现了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芦康沙妥珠单抗通过三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其一,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的TROP2受体内吞,在溶酶体作用下释放细胞毒载荷T030发挥靶向杀伤作用;其二,T030可透过细胞膜,发挥旁观者效应;其三,在肿瘤酸性微环境下,连接子断裂释放T030起到微环境杀伤作用,从而使之在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展现了强大的抗肿瘤效果。
 
芦康沙妥珠单抗创新结构设计
 
强势破局,首次纳入CSCO BC指南TNBC领域Ⅱ级推荐
 
晚期TNBC因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往往以化疗为主。TROP2 ADC的问世使TNBC精准治疗成为了可能,为临床带来了具有更多获益的治疗选择。2025年4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共同牵头的OptiTROP-Breast01研究[5,6]在《Nature Medicine》正式发表,推动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TNBC领域的强势破局。
 
该研究为一项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Ⅲ期研究,主要针对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并且要求为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TNBC患者。研究共入组了263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TPC)组。中位随访10.4个月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较TPC组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7个月vs 2.5个月(HR 0.32,95%CI:0.24-0.44,P<0.00001),显著降低了68%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且无论TROP2表达水平、既往治疗线数、是否为PD-1/PD-L1经治、HER2表达状态如何,患者均能从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组取得更好的获益。
 
OptiTROP-Breast01研究PFS结果
 
在生存时间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与TPC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NE(95%CI,11.2个月-NE)vs 9.4(95%CI,8.5–11.7)个月(HR=0.53,95%CI,0.36-0.78;P=0.0005),已跨越预设的疗效界值(0.0042),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7%,生存获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且所有治疗亚组均表现出了一致的OS获益。
 
OptiTROP-Breast01研究OS结果
 
在肿瘤缓解状况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与TPC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5.4%vs 12.0%,整体人群两组间ORR的差异是33.1%(95%CI:23.0,43.2),P<0.00001,极大缓解了患者的肿瘤负担。安全性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以血液学毒性为主,常见于治疗的前两个周期,整体安全可控,仅1.5%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耐受性好。
 
基于该研究数据登顶《Nature Medicine》及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TNBC适应症的批准、可及性的提升,TNBC患者的治疗迎来了更光明的未来。因此,最新发布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7]将芦康沙妥珠单抗新增纳入指南,作为紫杉类治疗失败TNBC的Ⅱ级推荐方案,2A类证据。从而铸就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TNBC应用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首个原创TROP2 ADC在TNBC领域强势破局,对于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及TNBC的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
 
《CSCO BC指南2025》推荐
 
又拓一城,首次纳入CSCO BC指南HR+/HER2低表达乳腺癌领域Ⅱ级推荐
 
对于内分泌经治后耐药的晚期HR+/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目前暂无统一的二线治疗方案,ADC药物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殷咏梅教授于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年会(ESMO)上口头报告了KL264-01研究乳腺癌队列的数据,展现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经治的HR+/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潜力[8]。
 
该研究为一项国际、多中心的Ⅰ/Ⅱ期篮子研究,主要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后线治疗,彼时披露的是乳腺癌队列数据。该队列主要对内分泌经治、且在转移阶段至少接受过一线化疗后进展的HR+/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该队列共入组了41例患者,中位随访8.2个月,结果显示ORR为36.8%,疾病控制率(DCR)为89.5%,mPFS达到11.1个月,且无论HER2 0表达或低表达、原发或继发内分泌耐药、是否为CDK4/6抑制剂经治,均能取得获益,从而使之成为目前在HR+/HER2阴性乳腺癌领域mPFS绝对数值最长的TROP2 ADC。OS尚不成熟,9个月OS率为81.4%。整体安全可控,主要不良事件以血液学毒性为主,未见肺毒性、神经毒性以及治疗相关停药。
 
基于该研究数据,《CSCO BC指南2025》新增芦康沙妥珠单抗为CDK4/6i经治的HR+/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Ⅱ级推荐方案,2A类证据。此次纳入指南标志着芦康沙妥珠单抗在HR+/HER2低表达领域的拓展开始,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标志中国创新的TROP2 ADC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引领着新的开拓潮流。
 
《CSCO BC指南2025》推荐
 
势不可挡,芦康沙妥珠单抗擘画乳腺癌新格局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问世代表着势不可挡的中国创新力量。在其获批后不久,《CSCO BC指南2025》迅速将其纳入TNBC领域、HR+/HER2低表达的治疗范畴,并予以Ⅱ级推荐,为乳腺癌治疗补全了中国创新TROP2 ADC的版图。
 
在此背景下,面对临床中患者未满足的治疗需求,芦康沙妥珠单抗探索的步履从未停歇,以星火燎原之势向更前线、更多搭配的领域进发。在TNBC领域,芦康沙妥珠单抗正在探索一线、新辅助或辅助治疗应用的广阔前景,并着手探索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在HR+/HER2阴性乳腺癌领域,芦康沙妥珠单抗二线应用、一线应用的Ⅲ期研究纷至沓来,令人倍加期待。在即将召开的2025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中,殷咏梅教授领衔SKB264-Ⅱ-07研究(OptiTROP-Breast05)正在探索芦康沙妥珠单抗±KL-A167(PD-L1抑制剂)一线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的可能,其TNBC队列数据将以口头报告(Abs#1019)的形式公布,标志着中国创新的TROP2 ADC已然走向世界!
 
伴随着芦康沙妥珠单抗MK-2870-010、MK-2870-011、MK-2870-012等越来越多的全球研究数据开展,中国创新的TROP2 ADC将在全球范围擘画一幅全面布局乳腺癌的蓝图,进而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乳腺癌诊疗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Goldenberg DM,Stein R,Sharkey RM.The emergence of 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 2(TROP-2)as a novel cancer target.Oncotarget.2018;9(48):28989-29006.Published 2018 Jun 22.doi:10.18632/oncotarget.25615
 
[2]Neelima Vidula,Christina Yau,Hope S.Rugo.Trop2 gene expression(Trop2e)in primary breast cancer(BC):Correlations with clinical and tumor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5,no.15_suppl(May 20,2017)1075-1075.
 
[3]Guerra E,Trerotola M,Alberti S.Targeting Trop-2 as a Cancer Driver.J Clin Oncol.2023;41(29):4688-4692.doi:10.1200/JCO.23.01207
 
[4]Ambrogi F,Fornili M,Boracchi P,et al.Trop-2 is a determinant of breast cancer survival[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PLoS One.2014;9(10):e110606].PLoS One.2014;9(5):e96993.Published 2014 May 13.doi:10.1371/journal.pone.0096993
 
[5]Binghe Xu,Yongmei Yin,Ying Fan,et al.2024 ASCO abs#104.Sacituzumab tirumotecan(芦康沙妥珠单抗/MK-2870)in patients(pts)with previously treated locally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OptiTROP-Breast01 study.J Clin Oncol 42,2024(suppl 16;abstr 104).DOI:10.1200/JCO.2024.42.16_suppl.104
 
[6]Yin,Y.,Fan,Y.,Ouyang,Q.et al.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Nat Med(2025).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630-w
 
[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
 
[8]Q.Ouyang,Y.yin,L.Song,et al.2023 ESMO 380MO-SKB264(MK-2870)in previously treated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R+)/HER2-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Results from a phase I/II,single-arm,basket trial.Annals of Oncology(2023)34(suppl_2):S334-S390.10.1016/S0923-7534(23)01260-7
 
张剑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导、一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防治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委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召集人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乳腺癌防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委会副主委
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研究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外聘专家、首批化药临床兼职审评员
上海“医苑新星”杰青人才获得者
获2023十大医学先锋专家、2023“人民好医生”杰出贡献奖
《Diseases&Research》副主编、人卫《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副主编
第一/共一/通讯SCI论文80余篇(Lancet Oncol、Ann Oncol、Nat Commun、Clin Cancer Res、J Hematol Oncol、STTT、ACS Nano等)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