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17日,第27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在奥地利维也纳隆重召开,每个领域均涌现了诸多研究进展。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领域,进展主要集中于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其中ACVR1/ALK2和JAK1/2抑制剂莫洛替尼(Momelotinib)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MF)带来了显著的疗效突破,为了更深入掌握相关内容,《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Srdan Verstovsek教授,围绕PMF的治疗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点评。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2年6月9~17日,第27届欧洲血液学年会(EHA)在奥地利维也纳隆重召开,每个领域均涌现了诸多研究进展。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领域,进展主要集中于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其中ACVR1/ALK2和JAK1/2抑制剂莫洛替尼(Momelotinib)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MF)带来了显著的疗效突破,为了更深入掌握相关内容,《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Srdan Verstovsek教授,围绕PMF的治疗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点评。
01
《肿瘤瞭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MF)的临床治疗目标为何?
Pro. Verstovsek: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MF)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最具侵袭性的一种类型,患者的预期寿命仅为5~7年,且目前并无治愈性方案,唯一可能使其治愈的治疗手段为骨髓移植。然而,由于PMF患者通常年龄较大(中位发病年龄为65~70岁),往往存在诸多的合并症,并且受制于身体状况,因此PMF患者接受骨髓移植的比例不足10%,当然骨髓移植也无法保证能有效治愈PMF。对于PMF而言,困扰患者的主要问题有三类:症状性肝脾肿大(即有症状的器官肿大)、生活质量低下(包括盗汗/发热/骨骼酸痛/体重减轻/疲劳/虚弱)以及骨髓衰竭(尤其是贫血)。因此,针对症状性肝脾肿大、生活质量差及贫血这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应对?
对于症状性脾肿大,我们通常应用JAK抑制剂来抑制脾脏细胞的生长及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脾脏的肿大和相应症状,这非常有价值。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美国和欧洲批准的两种JAK抑制剂分别为鲁索替尼(ruxolitinib)及菲卓替尼(fedratinib),而这两种药物能降低红细胞计数,使贫血症状加重,这也是导致JAK抑制剂停用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我们可以应用治疗贫血的相关药物来抵消JAK抑制剂带来的贫血问题,例如强的松、达那唑或促红细胞生成剂(ESA),可是这些药物的疗效并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当前,我们正致力于在JAK抑制剂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但我们需要更有效的药物来抵消PMF的三大主要问题——脾肿大、生活质量低下和贫血,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物正在涌现,我希望其中一些很快被批准,进而使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02
《肿瘤瞭望》:莫洛替尼是一类新型口服ACVR1/ALK2和JAK1/2抑制剂,其较之于JAK1/2抑制剂鲁索替尼有何优势?
Pro. Verstovsek:莫洛替尼(Momelotinib)是一种正在处于研究中的药物,已经接近获批上市,它与目前的MPN治疗药物存在不同。与鲁索替尼(ruxolitinib)类似,莫洛替尼也是一种JAK抑制剂,它可以控制脾脏相关的症状,能同时抑制JAK1和JAK2酶,减少骨髓增殖和炎症反应。此外,莫洛替尼还有其他的作用模式,其中之一是抑制ACVR1,ACVR1是一种位于肝细胞表面的蛋白,与铁调素的控制有关。铁调素是主要的铁代谢调节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非常高,因此患者表现出功能性铁缺乏。此外,莫洛替尼能通过抑制ACVR1和降低铁调素,进而使得患者的贫血得到改善;并且可在控制脾脏症状的同时改善红细胞计数,基本上消除了输血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莫洛替尼在鲁索替尼之后的二线治疗中尤其有价值,因为在鲁索替尼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贫血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其停用的主要原因。在鲁索替尼治疗的开始时,并无太多的MPN患者出现贫血,而是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因此部分患者在受困扰于贫血、血小板较低、脾大及其他不适症状后选择停用鲁索替尼,在这种情况下应用莫洛替尼将是非常不错的治疗选择,我们期待其获批。
03
《肿瘤瞭望》:您团队在EHA大会上的一项研究(S195)比较了莫洛替尼vs达那唑对于症状性和贫血性骨髓纤维化症的疗效差异,在此能否请您对其解读?
Pro. Verstovsek:莫洛替尼可同时控制PMF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抑制JAK1/JAK2来控制脾脏大小和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可抑制ACVR1进而对铁调素产生负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功能性铁缺乏和改善贫血,因此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药物。
在本次EHA大会上,有多项研究涉及了莫洛替尼,在我们开展的这项III期、双盲、随机研究中,纳入了症状性脾大、贫血及具有输血需求的PMF患者,分别应用莫洛替尼和达那唑进行二线治疗(既往接受过鲁索替尼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生活质量的改善,次要终点则为脱离输血依赖。结果显示,无论在改善脾大及贫血症状方面,莫洛替尼的疗效均要显著优于达那唑(为合成代谢类固醇,用于贫血治疗的经典用药),因此莫洛替尼在PMF治疗中是非常有价值的。基于该研究,莫洛替尼有望于2023年被批准上市应用于PMF的治疗,尤其是鲁索替尼治疗后仍存在贫血、血小板减少、脾大及其它不适症状的患者。此外,在部分患者中,若治疗开始时便存在贫血,莫洛替尼有望作为PMF一线治疗的首选药物,因此我们对于莫洛替尼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能显著改善PMF的贫血及脾脏肿大。
04
《肿瘤瞭望》:莫洛替尼是否有望改变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的临床治疗实践?
Pro. Verstovsek:基于MOMENTUM这项III期随机研究,莫洛替尼有望获批应用于PMF治疗,该研究比较了莫洛替尼vs 达那唑在PMF二线治疗(一线治疗为鲁索替尼),结果显示莫洛替尼能成功控制症状、改善贫血及脾大等,有望成为仅次于鲁索替尼的二线治疗中的首选药物。此外,对于治疗开始便存在贫血症状的PMF患者,它有可能作为PMF的一线治疗。因此,莫洛替尼有望成为PMF治疗的关键药物,如果我们将鲁索替尼视为大部分PMF的一线治疗药物,那我认为莫洛替尼很可能成为二线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当然这并非对于所有患者均是如此。总体而言,我认为莫洛替尼是PMF二线治疗中极为关键的药物,尤其对于存在贫血、血小板减少、脾大及其它不适症状的患者,这是当前的重要进展之一。